三人行考研网

考研真题笔记模板题库资源推介平台

工作时间:9:00 ~ 21:00

恋爱与考研可以兼得吗?我们双双上岸的故事

恋爱与考研可以兼得吗?我们双双上岸的故事

图书馆闭馆的音乐响起时,林舟正对着《信号与系统》里的傅里叶变换发呆 ,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洒在草稿纸上,把他和夏晚并排坐着的影子拉得很长,像两条缠绕在一起的藤蔓 ,夏晚突然戳了戳他的胳膊 ,指尖的温度透过毛衣传过来:“这道题你懂了吗?我感觉我的脑子已经被积分公式塞满了 。 ”林舟转过头,看见她眼底的青黑和亮晶晶的眼眸,忽然想起三年前他们刚在一起时 ,也是在这样的深夜,她拉着他在操场一圈圈走,说“以后我们要一起去看更大的世界” ,那时他还不知道,“更大的世界”会以考研这种方式出现,更不知道两个朝着同一方向奔跑的人 ,会不会被压力和焦虑扯散了步调。

当“两个人的未来 ”撞上“一条独木桥 ”

决定考研那天,夏晚把两张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拍在图书馆的桌子上,林舟凑过去一看,发现她选的A大电子工程和他心仪的B大计算机 ,专业课重合度不到百分之三十,复试线更是常年稳定在390分以上。“要不……我换一个学校?”夏晚的指尖划过招生简章上的“复试拟录取名单”,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像一道道门槛 ,“这样我们可以一起备考 ,互相监督 。 ”林舟盯着她泛白的指节,忽然想起她上次模拟考失利后,躲在宿舍楼后的小花园里偷偷哭 ,眼睛肿得像桃子,他握住她的手,掌心贴着她冰凉的皮肤:“别换 ,你学了四年的电子工程,去A大才是你的初心,我跟着你学专业课 ,反正编程和数学本来就互通 。”话虽这么说,林舟心里清楚,这意味着他们要像两条平行线 ,各自在图书馆的不同角落啃厚厚的专业书,只能在清晨的食堂 、深夜的回宿舍路上,见缝插针地分享今天的进度和焦虑。

最初的日子像被按了快进键,每天早上六点半 ,宿舍楼下的梧桐树下会准时出现两个身影:林舟抱着《数据结构》 ,夏晚捧着《电路原理》,边走边背单词,嘴里念叨的“栈和队列”和“基尔霍夫定律 ”混在一起 ,引得路过的同学频频侧目,中午的食堂永远人满为患,他们端着餐盘挤在角落 ,夏晚会把自己刚整理的错题本推过去,林舟则把做编程题的小技巧写在小纸条上夹在她的书里,晚上回宿舍的路上 ,路灯把他们的影子叠在一起,夏晚会抱怨“今天的英语阅读比天书还难”,林舟就逗她“没关系 ,反正你本来就擅长‘翻译’——比如把我说的情话翻译成土味情话”。

但平静的日子很快被焦虑撕开裂缝,九月份的数学模拟考,林舟因为一道概率论的大题卡壳,最后只考了82分 ,离目标院校的分数线差了一大截 ,那天晚上,他在图书馆待到闭馆,夏晚来叫他时 ,看见他趴在桌子上,肩膀微微发抖 。“我可能……真的考不上。 ”他的声音闷在臂弯里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,“数学太难了,我感觉自己像个傻子,连公式都记不住。”夏晚没说话 ,只是把他的手拉过来,放在自己手心里,轻轻摩挲着他的指尖:“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约会吗?你说喜欢我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样子 ,像月牙儿,现在你看看我,”她故意挤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,眼角的细纹在灯光下格外清晰 ,“是不是还是月牙儿?所以别灰头土脸的,你可是那个说‘要和我一起去看更大的世界’的人啊 。 ”林舟抬起头,看见她眼里的光 ,像夜空中最亮的星,忽然觉得心里那块堵着的石头,好像被轻轻敲开了一道缝。

在“错题本”和“便签条”里种下春天

压力像潮水一样涌来时,他们学会了在对方的“裂缝 ”里种春天 ,林舟的数学是弱项,夏晚就把自己的数学笔记重新整理了一遍,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 ,还在扉页上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:“你看,这个知识点其实很有意思,就像你第一次给我讲编程题时 ,眼睛里闪着光的样子。 ”林舟看着那个笑脸,忽然觉得那些枯燥的公式和定理,好像也没那么讨厌了 ,夏晚的专业课需要大量背诵 ,林舟就帮她编口诀:“基尔霍夫电流定律,流入流出别搞乱,就像你每次吃火锅 ,一定要先喝汤再吃菜,顺序不能错 。”夏晚被他逗笑,嘴里念叨着“火锅定律” ,背书的效率反而高了不少。

他们把图书馆的二楼角落当成了“秘密基地 ”,靠窗的位置能看到楼下的银杏树,夏晚有一个专门的“吐槽本” ,每天晚上回去之前,会把今天遇到的烦心事写下来:比如背了三遍的专业课还是记不住,比如看到朋友圈里保研的同学发的动态 ,心里泛起的酸涩,林舟会偷偷在她本子的背面写一句鼓励的话:“今天的你比昨天多背了一个知识点,真棒!”或者“你看 ,银杏树的叶子黄了 ,我们离上岸又近了一步。 ”有一次夏晚翻开本子,看见画着一个Q版的小人,旁边写着:“别怕 ,就算你考不上,我也养你——最好是我们一起养自己 。”她笑出了眼泪,把那张纸折得整整齐齐 ,夹在了专业课书的第一页。

最难忘的是十一月的某个周末,夏晚突然发烧到38度,躺在宿舍里没力气动弹,林舟买了粥和药赶到她宿舍时 ,她正缩在被子里,脸色苍白得像纸。“对不起,我耽误你学习了……”她虚弱地说 ,林舟坐在床边,用勺子舀起粥吹了吹,喂到她嘴边:“说什么傻话 ,你的身体比我的考研计划重要多了 。 ”那天下午 ,他没有去图书馆,而是陪在她身边,给她讲自己刚看到的数学题笑话 ,说“你看这个积分,就像我们俩,分开的时候是两个独立的变量 ,合在一起就能算出完美的答案”,夏晚听着他的笑话,眼泪不知不觉地掉了下来 ,不是因为难受,是因为觉得,就算全世界都放弃她 ,这个人也会一直陪在她身边 。

当“录取通知书”变成“双向奔赴的勋章 ”

查分那天,林舟的手抖得几乎握不住手机,夏晚站在他旁边,紧紧抓着他的胳膊 ,指甲几乎要嵌进他的肉里。“别怕 ,不管结果怎么样,我们都是最棒的。”她在他耳边轻声说,当屏幕上跳出“398”的字样时 ,林舟愣住了,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,一把抱起夏晚转了个圈 ,夏晚的手机也在这时响了起来,她颤抖着按下接听键,听筒里传来辅导员的声音:“夏晚同学 ,恭喜你,你被A大拟录取了! ”两个人相视一笑,眼泪不约而同地掉了下来 ,砸在彼此的手背上,滚烫滚烫的 。

后来他们一起收拾图书馆的书,发现那些写满笔记的草稿纸、贴着便签的课本、画着笑脸的错题本,堆满了整整三个纸箱 ,林舟拿起一张夏晚写过的英语阅读真题 ,背面有一行小字:“愿我们都能在彼此的青春里,成为最耀眼的光。 ”夏晚接过那张纸,轻轻放在心口:“其实你不是我的光 ,你是我追光路上的同行者,没有你,我可能早就放弃了。”

有人说,考研是一场孤独的修行 ,但林舟和夏晚用行动证明,两个人一起走,这条路也可以充满欢声笑语 ,他们不是没有争吵过,为了一道题的解法,为了一天的学习计划 ,甚至为了一块巧克力怎么分,但所有的矛盾都在“我们”面前变得微不足道,因为他们知道 ,考研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,而是两个灵魂的互相扶持;不是牺牲和妥协,而是为了“更好的我们 ”而共同努力 。

他们已经坐在了不同的大学教室里,相隔不过两座城市,林舟偶尔会给夏晚发消息:“今天上《机器学习》 ,老师讲到了你之前帮我复习过的那个算法,突然觉得好亲切。”夏晚也会回他:“我们实验室的师兄说,下个月有个学术会议 ,正好在你学校附近,要不要一起吃个饭?”他们依然像以前一样,分享着彼此的生活 ,鼓励着对方的前进,那些在图书馆里并肩奋斗的日夜,那些在深夜里互相安慰的话语 ,那些写在便签上的小情话,都变成了他们爱情里最珍贵的勋章。

恋爱与考研可以兼得吗?当然可以,只要你们把“我 ”变成“我们” ,把“压力”变成“动力 ” ,把“焦虑”变成“陪伴”,就像林舟和夏晚那样,在青春的赛道上 ,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跑,让爱情成为考研路上最温暖的底色,让录取通知书成为双向奔赴的最好证明 ,毕竟,最好的爱情,不是你等我 ,我等你,而是我们一起,去往更好的未来 。

阅读更多